集片儿共享大神又来到,WD My Cloud双盘使用体验
《最贴心的NAS,WD My Cloud Mirror Gen2深度体验》
现在家里面多台电脑,人手一部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而有了这些设备后,日常工作、学习的资料,生活中记录的视频和照片,还有根据自己的喜好精心收藏的高清电影、音乐等等日积月累下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大堆的数据需要保留。但由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存储空间所限,这些资料变得分散,十分难以管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不经意中丢失,已经是常事了。。。
真心不想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困扰,就有入手了一台网络存储的想法,也算是给自己和家人找一个安全有方便的数据存储空间。在网上研究了众多品牌的NAS,做了详细的衡量分析,最后下手了西数的My Cloud Mirror,这下终于可以解除这些烦恼了。。。
其实,提起西数的My Cloud相信很多人都了解,毕竟个人云的概念就是从这款产品开始的。与单硬盘位的WD My Cloud不同,块头更大的WD My Cloud Mirror是采用双硬盘位设计,并且支持RAID 0、RAID 1、JBOD、跨盘模式切换。
我入手的这台WD My Cloud Mirror已经是全新的Gen 2版本,新版本除了双存储硬盘安装位置之外,在第一代WD My Cloud Mirror的基础上升级了CPU,由原来的单核处理器升级至双核1.3G处理器,在处理速度上更快一些。这也是我入手WD My Cloud Mirror的重要因素之一,毕竟电子产品这东西买新不买旧的么。
说WD My Cloud Mirror的块头大,是相对WD My Cloud而言。其实WD My Cloud Mirror的身材还是很小巧的,外包装部分设计的非常紧凑、精致。
WD My Cloud Mirror的主机以及附件。
附件盒子里面的内容包括电源适配器,以及一套自由转换差插头。。。
WD My Cloud Mirror的电源适配器可以调换插头,适用于中规、美规、欧洲等等各种规格的插座,而且插头更换十分简单。
为了可以容纳两个存储硬盘,WD My Cloud Mirror变厚了一些,但外形依旧是沿用了十分耐看的图书造型设计。机身的高度17厘米左右,宽度不到10厘米。
前面板设计的简洁,一个电源指示灯,再有就是两个硬盘的工作指示灯,没有多余累赘的设计。
主机的背部接口,两个蓝色的USB3.0高速接口,如果以后内置2个硬盘感觉还是不够用的话,还可以外挂两个USB移动硬盘的说,嘿嘿。。。另外,还有RJ45网络接口,最下方的远控为电源适配器的连接口。另外,可能是考虑到公共场合使用环境,WD My Cloud Mirror还增加了一个安全防盗锁孔。
机身的顶部和底部设计了大面积的通透散热网。顶部的散热网同时也是存储硬盘安装位的盖子。
开启盖子后,可以看到两个硬盘安装拉环,通过它门可以很方便的抽出硬盘,安装和拆卸硬盘都十分简单。
我入手的这台WD My Cloud Mirror 是4TB容量,内部预装了两只2.0TB的西数红盘。西数在硬盘领域的地位,不用我多说了。。。而它的红盘系列是专门为NAS网络存储设备而设计的产品,耐用性方面相比普通级别的硬盘要好很多的说。
硬盘安装舱位可以看到内部的细节,做工很精致的说。另外,硬盘的安装设计也很的也很赞,硬盘的安装与拆卸都十分方便,并且支持硬盘热插拔。
可以看到WD My Cloud Mirror附带的红盘标签下方有NAS Hard Drive的字样,网络存储设备专用的硬盘。
硬件部分连接十分简单,只要装好硬盘,在连接网线和电源适配器就可以。通电开机后的电源指示灯和硬盘工作指示灯。
通电争产工作后,在浏览器里输入IP,然后登录到WD My Cloud Mirror的设置界面中。登录方式和路由器差不多,也是有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可以自行修改。
用户设置界面中,可以对使用这台WD My Cloud Mirror的用户进行管理和权限设定。
共享控制界面可以创建和管理共享的内容,以及共享访问的权限调整。
在储存设置中,可以使用 RAID 0、1、JBOD 和跨盘模式管理我的数据。支持使用 RAID 1、USB、云或者 LAN/WAN 备份选项对数据进行保护。
网络存储一段的设置完成,接下来在电脑上进行连接。
看看我电脑中的本地磁盘紧张的空间状态,就知道我为啥要迫不及待的入手NAS了。。。大部分硬盘的都已经是赤条条的红色状态了。。。
从电脑本地的硬盘复制文件到WD My Cloud Mirror中,使用Windows的文件复制,速度可以达到113兆,传输速度和本地硬盘的复制一样。
在从WD My Cloud Mirror上面将文件复制回来,传输速度依旧是在百兆左右。文件的复制速度超快,丝毫感觉不出与本地硬盘的区别。
通过WD My Cloud Mirror的应用界面可以安装各种应用,以扩展其功能。当然,NAS最吸引人的肯定是下载功能了,以后的下载工作可以脱离电脑,直接由WD My Cloud Mirror自己来完成,即省时省力又省电的说。
另外,WD My Cloud Mirror拥有很多的应用可供安装,等于大大提高了它的功能性,很多功能可以通过后期的安装来实现。
同时还提供了很多多平台的应用软件,包括电脑端使用和手机、平板这些移动中端使用的。
主界面中可以显示WD My Cloud Mirror的各方面状态,包括存储空间的使用率,以及各种文件内容的占用率,还有NAS的CPU、内存、以及网络的使用情况。
My Cloud Mirror在备份方面的功能也很强大,不但可以通过机器后部的USB把资料备份、而且可以通过云、远程、甚至是直接连接相机备份,功能还是很丰富的。
新版的My Cloud Mirror也采用了全新的远程访问网址:www.mycloud.com 在My Cloud Mirror系统内注册、绑定好帐号即可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访问My Cloud Mirror内的数据,操作相当方便。
再换到手机端看下,以通过专用的WD My Cloud软件,IOS或是安卓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可以对自己的Mirror进行安全访问。
My Cloud 应部分的引导界面,第一次使用可以详细了解一下,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
简单几步,就可以轻松的访问My Cloud Mirror上面的储存的所有文件了。
翻出几部电播放试试看,需要在手机和或是平板电脑这些移动设备上安装兼容的播放器既可以。。。嘿嘿,以My Cloud Mirror传输速度来说,直接播放是小儿科了。
随意找了几部电影,包括大头娘娘的电影版《杨贵妃》,还有《煎饼侠》啥的,播放速度超级流畅。。。
My Cloud Mirror的硬件及网络使用状态,可以随时通过设备活动页看到。
内置硬盘的工作状态及温度也可以看到,连续长时间工作后,两块硬盘的温度保持在46度左右,属于安全工作温度。对于采用被动散热的My Cloud Mirror来说,散热已经非常不错了。
手机端的WD Photos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云图片应用,专门针对图片的云应用进行了优化,通过WD Photos可以将手机的照片备份到My Cloud 上。
My Photos的界面十分简单,浏览起来也十分方便。
第一次拥有一台自己的NAS,使用起来比之前想象的要简单很多。另外,除了基础的网络存储功能,My Cloud Mirror的其他功能也超实用,尤其是对应My Cloud Mirror的一些专用APP,让数据备份和共享变得超级简单。有了它,以后再不用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各种数据找不到安全的地方存储了。
--------------------------------------
更多数码精彩介绍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首都数码部落 ( sdsmbl ) 长按或双击括号内复制。
新浪微博号:zyzy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