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卖儿童智能机器人,陪护孩子、帮助学习的那种?”暑假才开始,百度贴吧里一位父亲的“玩笑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烦心事:夫妻俩是双职工都要忙着上班,老人因各种原因没法帮忙带孩子,如今放暑假了,孩子托给谁来管,成了一个大难题。
’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虽没有明确规定幼儿园一定要开暑托班,但部分公立幼儿园自行开出的暑托班或满额或不对外开放,民办的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开出的暑托班要么收费太高,要么没有资质、安全性让人不放心。
暑期到,谁来陪护孩子 成了家长们的心头事
暑假一开始,不少双职工家长的烦恼也跟着来了。在平时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上班时送一下,下班了去接回家,孩子全程都有人看管着。可到了暑假,孩子不上学了,家长却仍要上班,要是家里没有老人能帮忙带着,孩子的陪护就得另外找人。
近期,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网上论坛等平台上,“暑托班”成了家长们咨询的热词。“我是青剑湖这边的家长,因为我们是双职工,父母也不在身边,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在外面找的托班度过寒暑假的。今年暑假又开始了,但是找了以前经常上的托班,全都不开班了,现在上的幼儿园也不开班了。我问了下,身边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少的。”暑假的第一天,就有家长在寒山闻钟论坛发帖咨询。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教育部门尚未对幼儿园是否开设暑期班作出明确规定,但暑托班很抢手是个事实。记者以家长身份分别咨询了市区的公园路幼儿园、北塔幼儿园以及金塘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答复均是园内的暑托班只对园内小朋友开放,不对外开放;此外,古市幼儿园、红旗幼儿园、三香中心幼儿园、东环幼儿园等已满额,不能再接收孩子了;有的幼儿园虽名额还没满,也对外开放,但设置了条件,比如孩子不能太调皮、下午4点要把孩子接回家等;有的幼儿园则由于校舍整修等原因,不开设暑托班。
与培训课挂钩,民办暑托班费用不是谁都能承受
公立幼儿园的暑托班是很多家长的首选,但其接收的名额有限,且有的还设置了门槛。因此,不少家长转而去向民办机构咨询,发现民办机构开设的暑托班大多和培训课程挂钩,收费也普遍较高,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家长罗女士前两天就去几家民办培训机构打听过了。她说,她咨询过的培训机构大多以艺术类、升学类培训为主,很多按照课时来收费,有的一节课200元至300元,有的高达500元、600元,以她家的经济条件有点难以承受。“价格适中又离家近的暑托班,真的挺难找的。”
“有的还是按照学期算的,一个学期就是一万两万,继续上下去的话,费用还会往上涨。”前不久,韩女士的同事咬牙给孩子报了一个暑期班,管孩子玩还管上课,但说到价格,韩女士望而却步了,“她把这两个月的工资全交给培训班了”。
记者从姑苏区一家私立幼儿园了解到,园内的暑托班对外开放,每个月的费用是4800元,即便费用在同级别的私立幼儿园中还不算太高,但放暑假已几天了,名额还有空余。在相城区一家艺术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则建议前来咨询的家长一次性报3个月的托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享受优惠,等暑假过后,剩下的托班课程将转为艺术班。
记者走访发现,有的民办暑托班比私立幼儿园开设的收费还要高,一天收费要400多元,孩子由专业老师带,也设置了众多课程。
“平价班”开进居民小区,安全性堪忧
公立幼儿园的暑托班报不上,民办的又太贵了。记者正“踌躇”中,有人指点迷津,“到小区里去找找看,那里有便宜的托班,还不少呢”。高新区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
在这名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记者来到高新区的山湖湾小区。在1号楼的一楼就看到一户大门上贴着“托班”字样。连续敲了几下门,隐约能听到门背后有声音,但迟迟无人应答。此时虽是白天,但这家“托班”的窗帘全拉上了,在外面也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记者又来到另外一幢楼内,向业主打听,业主指指一楼的房屋说,这里像是开“托班”的。这家“托班”有人在值班,一名工作人员得知记者要报班,立即把记者带进门,又马上关上门。这是一户普通住宅房屋,约一百平方米,却划分出了不少功能区。正对着大门的客厅放了一张办公桌,上面有电脑、打印机等;餐厅成了休息区,一把椅子紧挨着一把;房间成了教室以及活动室等。
与民办培训机构开设的暑托班相比,这家“托班”的收费可谓“平价”“。不管晚餐的话,90元一天,带孩子画画、做手工,具体的托管时间还可根据家长的上下班时间调整。”可当记者提出要报班了,这名工作人员却称很抱歉,开班还要再等等,因为“居民楼的消防不过关”。
居民楼怎会消防不过关?小区物业冯先生说,其实是小区里的“托班”安全不过关。“从房屋的使用性质来看,居民楼里压根不能开托班,安全性没有保障。”因该小区紧靠学校,家长的需求大,之前小区里的“托班”悄悄开出不少,仅他所知的就有六七家,这些“托班”的存在,给小区业主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近期,物业正联系社区、消防等部门对小区的“托班”进行整治,已关停了一些,接下来还会进一步清理。
邻里互助是种尝试, 但仍需制度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暑期孩子托管难,苏城部分小区采取了邻里互助的方式。有的老年人退休后“没有什么事,也喜欢小孩子,能帮别人带带就带带,家长象征性地给一些餐费,这种方式,家长们普遍比较能接受。”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着隐忧。“毕竟老年人反应慢,体力也有限,孩子多的话,难以保证安全,万一出了意外,责任算谁的?”家长王先生说。况且,邻里互助,如果孩子“多了,虽不是经营行为,但同样面临场地安全性的问题。”
暑期孩子的托管难题,不仅仅是苏州家长的烦恼,其他城市已在积极探索破解之法。比如杭州就有多家单位为职工办了暑托班,将图书室等空间提供给孩子活动,并安排专人照看,让在家里无人带的孩子们“和爸妈一起上下班”,解决了本单位职工暑期带孩子的难题。在上海,509个“爱心暑托班”于日前开班,并且该市已将“爱心暑托班”列入了政府实事项目,专门邀请社会青年组织和机构加入,提供内容丰富的课程,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鼓励中学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辅导。
“孩子的安全保障是第一位的,场所、人员、饮食、器材等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要让孩子在这里感受到快乐,并且能有所收获。”苏州一名社会学者如是说。他认为,邻里互助或许是个很好的探索方向,但还需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