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的,谁还没个叫得响的绰号啊!

当过兵的,谁还没个叫得响的绰号啊!

编程文章jaq1232025-07-02 22:26:1330A+A-

“大高个” “小钢炮”

“体能小怪兽”“器械小王子”

战友,这些军营里的“绰号”

你听过其中的哪一个吗?

说起来,在咱部队里的大男孩们

有时候会给彼此起一些趣味的“绰号”

有的惟妙惟肖,有的暗含褒奖

而且听起来特别有部队特色

这不,今天小编要给大家

介绍的叫得响“绰号”的四位主角

便来自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

话不多少,有请他们登场


“吴铁柱”——下士 吴家铸

夏天扛热,冬天扛冻,操场扛打扛摔,篮球场上还扛撞?

下士吴家铸有个土味绰号叫“吴铁柱”。看过他一身腱子肉的,都会对这个绰号的含义心领神会。

说是“吴铁柱”,其实块头不大,但紧实身材上,没有一块赘肉,即便只看背影,也让人感觉宽阔、结实,很有安全感。

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用来形容“铁柱”再适合不过。

你说,不是经年累月的摔打磨炼,哪来这样的身材、体魄?

“吴铁柱”之所以叫这个绰号,还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惧挑战,愿意较劲、更敢拼命。

一次组织五公里考核,“吴铁柱”因为肠胃不适,跑出没多久就有些恶心。见他脸色发白,班长丁道强叫他到一边休息。

“班长,我能坚持,我绝不会拖班级后腿!”

“吴铁柱”吐过了以后,闷着头、咬着牙就是往前冲,考核成绩放榜,他竟然跑出了21′48″。


“刘地雷”——上等兵 刘士雷

上等兵刘士雷的绰号“刘地雷”,大有来头,这个绰号他本人是很认可的。

为啥叫这个?原来,“刘地雷”平日内向、话不多,可一到训练场就脱胎换骨,而且常给人出乎意料的爆发力,“像极了一颗随时准备迸发的‘地雷’!”

在中队龙虎榜上,“刘地雷”的名字赫然在列。八项训练课目冠军,他一人就独揽四项——

催泪弹投掷:49米

五公里:20′41″

双杠一练习:103个

单杠二练习:48个

嗬,你还别说,这“刘地雷”炸起来,其中能量真能让你震三震!

“生活可以将就,训练不行!”虽然服役年限不及老牌士官,但训练场上的“刘地雷”活脱脱是一名领跑者、带头人。

就说每天日常训练,“刘地雷”的那股战斗到底的韧劲儿,你就不得不服。而每一次开跑、每一招动作,他也都是用尽全力,确实让人深受感染。

两年军旅已过大半,面临走与留的抉择,“刘地雷”告诉小编:“兵没当够,我已经向中队提交参加预提指挥士官的申请了,我这颗雷,还想继续响当当地战斗下去!”


“朱猴儿”——列兵 朱向高

“朱猴儿”说的是列兵朱向高,这个绰号的出处当真了不起。

那一次,朱向高代表中队参加支队创纪录比武竞赛,凭黑马之势一举斩获士兵组10米爬绳上课目第二。

看他在大绳上如履平地、翻飞不已,不少战友就喊出了这么个绰号来。

“作为一名列兵参加比武,我很珍惜!”“朱猴儿”告诉小编,其实自己也没想到能拿名次,每次自己人到绳上,啥都不想,就想向高处挣扎一下!

不过,对于“朱猴儿”斩获名次,他的战友都不意外,不少人告诉小编:“像是他一样,有天赋还那么努力,夺冠是迟早的事!”

其实,早在刚下队时,“朱猴儿”的班长就发现了其超强上肢力量的秘密。

100个俯卧撑、30个引体向上,“朱猴儿”可以一股脑做完。有如此天赋的他,更是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加训”。

“其实我还蛮喜欢‘朱猴儿’这个绰号的,对于猴子来说,往上爬是为了生存,对我来说,往上爬为的是像生存一样重要的战斗!”

“朱猴儿”告诉小编,新年以来他有了新目标——“再有机会参赛,要拿第一”,并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任老师”——列兵 任德杨

说起“小任老师”任德杨,可谓中队一宝!叫这个绰号,正是因为他博闻强识、好学善进。

“小任老师”不简单,他曾就读于河南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系,虽是一名普通列兵,但才入伍没多久就凭过人的计算能力而暂露头角。

军营也要计算能力?当然,就比如参谋作业的战术计算,军事地形学的量算。

在战友们的印象里,“小任老师”在这方面是高手,别的战友抓耳挠腮还在破题,他已经算出了个大概。

而且,“小任老师”还乐于给大家传授他计算的秘诀。一句话,这个“小任老师”,名副其实。

“小任老师”坐着对付一堆数字、文字很有办法,可爬起身参加5公里、单双杠等训练时,却常常要“吊车尾”。

就这样认怂?当然不!而且在“小任老师”这,他也不会埋头“瞎折腾”。

你瞧!在班长的帮助下,“小任老师”结合大学时参加体育训练的经验,给自己制定了训练补差计划,边上军职教育学动作发力点,边统计分析自己的训练数据,以为更进一步的调整训练。

让“小任老师”感动的是,在他努力的这段日子,战友们都很给力。班长张欣常常陪着他“加训”,几个同年兵也总是在休息日时拉着他上操场再练练。

“25′34″,及格!”刚刚组织的一场五公里测试,“小任老师”全力冲刺,终于突破了自己!


编后按

就像是一枚硬币有两面,给战友起绰号这件事,也得分两面看!

那些带戏谑、侮辱等含义的绰号,当然不能起!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官兵们相互间给彼此起一些阳光、正面、寓意美好的绰号,其实并无不可,当然这也要征得战友其本人的同意才行。

从上述这几个外号里,我们就能可见一斑,那些鼓舞人振奋人的绰号,确实给战友们在工作、训练和生活中的增添了几分“亮色”。

所以,亲爱的战友,你都有啥绰号?背后都有啥故事吗?请在留言板告诉我们!



作者:邓剑聪、彭盛铎、陈登科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jaq123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苍茫编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