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海经》取个昵称(典藏版)

用《山海经》取个昵称(典藏版)

编程文章jaq1232025-05-15 18:33:412A+A-




如棠


《山海经·西山经》提到一种树“状如棠”,这种形似棠梨的植物,在古人眼里自带神圣感。上古部落祭祀时,常用棠木制作礼器,《诗经》里“甘棠”更是被百姓爱惜,成了仁政的象征。后来文人常拿棠树说事儿,比如白居易写“棠阴无讼何人到”,把棠树和清廉治世挂钩。这名字听着就带点草木清香,既有烟火气,又有种说不出的庄重,像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老物件,沾着泥土又透着文雅。




南禺


《大荒南经》里那座住着凤凰的山,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南”字直白点出方位,“禺”字在古语里指山角落,合起来像是给秘境画了张简笔画。宋代人觉得南禺山和罗浮山是邻居,苏东坡写“南来万里真良图”,说的就是岭南这片的山水奇绝。广东老辈人传说,南禺书院的风水能让书生开窍,这名字就沾了书卷气。两个字念起来像山风掠过竹林,藏着神话的尾巴,又带着读书人的墨香。




星渊


《大荒东经》里有个叫“归墟”的无底洞,说是星星掉进去都不见影儿。李白喝醉酒写“飞流直下三千尺”,估计就是想着这地方。敦煌壁画里画过星河坠入深潭,和尚们叫它“星宿海”,和星渊倒像双胞胎。这名字听着就玄乎,像是把夜空倒扣进深井里,明明灭灭的光点在水里打转儿。古人看天象总爱琢磨于此,既怕掉进去,又想凑近了看个明白。




月渡


《海内西经》说女祭、女戚两位女神住在两条河中间,夜里踩着月光来回踱步。后来文人给这场景添油加醋,张若虚写“江畔何人初见月”,说的就是这种朦朦胧胧的夜行。福建沿海至今有“月渡船”的老话,讲半夜摆渡能遇见神仙。这名字念着像踩在棉花上,月亮成了摆渡的船票,听着有股子冒险劲儿,又带着点温柔,适合给夜里睡不着看月亮的人当故事听。




苍梧


《海内经》里“苍梧之野”是舜帝埋骨的地方,这地名自带悲壮。屈原在《离骚》里哭“朝发轫于苍梧”,李白也跟着写道“苍梧山崩湘水绝”,直至后来人一提苍梧就想到忠臣哭坟。但岭南老百姓不管这些,他们种的苍梧荔枝甘甜可口,苏轼被贬路上还惦记“日啖荔枝三百颗”。这名字像块老石碑,一面刻着帝王将相的眼泪,另一面沾着糖渍和果香。




扶光


《大荒东经》里“扶木”顶着太阳升起,这名字其实是给晨曦起的绰号。谢灵运写“扶光入西园”,说的就是晨光趴在墙头的样子。古人觉得太阳是坐着树杈爬上天,后来《西游记》里扶桑树成了神仙的梯子。现在广东人管天刚亮叫“扶光时”,听着像有人轻轻把光托起来。这名字又亮堂又轻盈,像是给早晨第一缕光按了个快门。




婴垣


《西山经》里记着座"婴垣之山",这名字听着就像哄孩子的摇篮。古人把玉做的项圈叫"婴",戴在小孩脖子上辟邪,《礼记》里说"子生三月,要婴以告天地"。后来演变成"婴宁"这类名字,都带着护佑的念想。山西有些地方现在还留着"挂婴垣"的习俗,用红绳把娃娃名字系在山脚老树上。这山名像是把整座山变成了大保姆,岩石当胳膊搂着山沟沟里的小村落。




祝余


《南山经》里说这草"食之不饥",简直是古代驴友的救命粮。苏轼被贬海南时写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要是他早认识祝余草,估计得改写成"揣把青草走天涯"。岭南客家人晒干的祝余草叫"神仙米",闹饥荒时真救过命。现在中药铺还拿它健脾胃,这名字接地气得像块粗粮饼,嚼着糙但管饱。




独苏


《大荒北经》里"独苏山"住着三青鸟,名字起得特孤单。但唐代和尚寒山写过"独苏峰顶月,照见夜行人",把孤独写出了禅味。东北鄂伦春人传说独苏山是雪神打盹的地方,猎人进山得往树杈挂红布条,怕吵醒神灵。这名字像片雪花落在鼻尖,凉飕飕的孤傲里,又带着点等着被人发现的亮光。




天虞


《海内经》里天虞山是巫师们表演的舞台,名字直译就是"天上的忽悠"。但《淮南子》说"天虞之水饮之成仙",令后来老道士炼丹都爱往那儿跑。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府家谱里,记着某代天师在天虞山收服过旱魃。现在这山名听着还带股符纸烧焦的味道,混着香灰和雨后青苔的腥气,神神叨叨又让人忍不住想探个究竟。




鹿南


《中山经》里"鹿台之山"往南百里的地界,楚辞里"麋何食兮庭中"说的就是这带。但云南白族传说更带劲,说鹿南寨的姑娘会变马鹿,月圆夜跳进澜沧江洗澡。沈从文写湘西,把"鹿衔灵芝"的刺绣花样安在苗家姑娘衣襟上。这名字像林子里忽闪的鹿眼睛,睫毛上沾着露水,看得到《山鬼》里的幽怨,也闻得见西南山野的菌子香。




肃慎


《海外西经》记着东北的肃慎国,周朝时候就给他们进贡过楛木箭。《后汉书》说肃慎人"冬则穴居,夏则巢处",听着像人形松鼠。金庸写《天龙八部》里的女真部落,八成参考过这茬。现在满族人家谱里还常见"肃慎"老姓,听着像雪地里踩出的咯吱声,带着貂皮大氅的毛躁感,又透着射雕手挽弓的冷冽。




寻竹


《大荒北经》里"寻竹"是种能长百仞的巨竹,古人拿它造云梯攻城。但王羲之在会稽山种过"寻竹园",写信跟朋友吹牛说"竹径过雨,青翠欲滴"。四川自贡的竹丝扇手艺,非得用寻竹劈出头发丝细的篾条。这名字听着就手痒痒,想抄起砍刀进竹林,又怕惊了竹鼠,搅了苏东坡"宁可食无肉"的那片清幽。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jaq123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苍茫编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