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锷墓碑铭》,又称《仇府君墓碑铭》,是赵孟頫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锷所撰书的墓志铭。此作于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完成,时年赵孟頫已六十六岁,正值其艺术生涯的晚期,堪称其晚年力作。作品现藏于日本京都阳明文库,规格为纸本,纵34.8厘米(亦有记载为37.2厘米),长千余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行,满行六字,整体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仇锷墓碑铭》是赵孟頫行楷书法中的经典之作。首先,从运笔上看,赵孟頫的笔法方整有力,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这种风格与他常见的妩媚甜润之书风大相径庭,展现出一种更为深沉、内敛的艺术气质。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真的太好看了,小编只能仰望,无法企及。
这种“规矩之中见灵动,法度之外显性情”的书法境界,在《仇锷墓碑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具体而言,该作在藏锋与露锋、方笔与圆笔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长横或如覆舟,或较平直,短横则富变化;单竖多垂直,左右两边的竖或相背,或以粗细示变化。撇的用笔犀利而不失含蓄,无论是直撇、长撇、兰叶撇还是平撇、回锋撇,都灵活生动,展现了赵孟頫深厚的笔力。捺笔则多用出锋,形态道劲而灵巧,直捺、平捺、曲头捺各具特色,速度与力度都恰到好处,写得通灵畅快。
《仇锷墓碑铭》文中详细记述了仇锷的生平事迹、家族背景及为官政绩,展现了仇锷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高尚品德。文中提到仇锷在威州处理张氏兄弟家财纠纷时,以教化为本,使兄弟重归于好。
还有在巩昌大旱之年,他平反冤狱,引来大雨三日;在闽海道任上,他急民所急,罢免了无中生有的采银之役,这些事迹无不彰显出仇锷的仁政爱民之心。
清代书法家冯源曾评价此作“方俊”,认为其虽据欧体,但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等古帖中得来。
篇幅限制,只发出部分,想要完整版的小伙伴,欢迎留言向小助手索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小编一直坚持分享古人的优秀书法作品,也一直尽力将作品的美通过文字展现出来,小编的理想是在平台实现自己的一点价值,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小编的文章目前推流十分有限,如果您觉得小编的文字或分享的作品戳中了您的某条神经的话,期待您分享出去,让您的喜欢变成更多人的喜欢。也期待您暗戳戳给个大拇指,暗戳戳点个小圆圈。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核实处理